一家店敢叫这个名字,老板你还想不想做生意了!平潭福州
“四碗,最近又吃啥好吃的了?”
“新不好吃好好吃!”
黑人问号脸????
“所以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
“……”
不好吃,这家名字不讨喜的小店已经在我家附近开了十几年了,每次家人小聚,首选都是它。也不知道老板起名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起了个几乎每个路过的人都会吐槽的店名。
几年前随着周遭平房的拆迁,老板也把局促的店面拓宽了三四倍。原先的旧店干脆开辟成了第二餐馆,立了个招牌叫新不好吃,不晓得是不是从新不了情那得到的启发。
这里的食客全是附近的老饕,喝着啤酒吃着菜,一群人唾沫横飞地“拱拱趴”。兴起之处爆出几句福州粗口,完全是市井生活的可爱模样。
师傅做荔枝肉的手艺不太稳定,有时候调味太酸,有时候人多赶工炸得不够酥脆。但这道菜还是我去这家店必点的第一道,酸酸甜甜的酱汁配上炸过的酥肉,无论如何都无法放弃这种美味啊!
酱猪蹄,一定要点!一盘有十几块,不需要抢。火候煨得刚好,那皮简直会“丢咚”,筋的部分烧的绵绵的,咬进嘴里仿佛在吃乌贼蛋。骨头都好有味道,一桌人吸得“啜啜”响,运气好的话还能吸出几口骨髓,过瘾!
在我心里,主食界炒白粿排第一,第二第三分别是炒粉和炒饭。标配的花菜同洋葱、芹菜炒出香气,再下一小撮肉末勾出味。点入料酒、虾油和糖,最后下白粿炒至软糯。白粿吃起来绵软不粘牙,还带有配菜的香味这才算合格。
说来也奇怪,在福州,闽菜馆常常和川菜结合在一起。但我建议还是不要在闽菜馆点川菜,踩雷的可能性比较高,比如这道剁椒鱼头。
来这家店必点柯豆腐,无他,唯好吃尔。原本寡淡的豆腐,碰上海蛎就撞出了一个“鲜”字。绢豆腐嫩又没有豆腥,海蛎的大小则要看时令。配上蒜苗和葱头煸出的香味太棒了,这碗汤一上桌其他我都不管了,先喝他三四碗再说。
好好的拔丝芋头却非要撒一把三俗的巧克力糖针,这非主流的做法注定了它难吃的结局。
中国人表现吃饱的手势是拍拍肚子,意大利人是把手放在喉咙处,西班牙人则是用双手作从双耳流出状。
我当时才明白他们形容得贴切,我的确是吃得快要从耳朵里喷出来了,大乐也!


1915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