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大学起为求职做准备!大学规划

/ 集美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大学规划 / 2017-04-05

大学规划,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刚上大学,逃离了高考的魔爪,总觉得世界就在自己手上,至于就业,未来之类的事,感觉离自己还很遥远。

大部分学生在大学里都抱着这种想法,于是空闲的时间里就是到处玩,谈谈恋爱,看看剧,打打游戏,做各种喜欢的事。

但是到了大四,迷茫焦虑一下子就会找上他们。

因此,职业规划这件事还是应该尽早开始。

找个毕业班的学生看看他们的简历,和他们谈谈他们的求职经历。

大一的学生一般入校后总会有一帮师兄师姐会对自己说一些关于如何过好大学的论调和体会,有的说法不一,总是有人偏向了学习多一些,有的人认为要多参加活动和实践,有的则认为要多看看书,要得则要去做社团或学生会工作。

但是我觉得新生应该去找找毕业生,越多越好,看看他们的简历,为什么这么写?一般能写什么?为什么有的简历内容特别多?为什么有的简历特别消瘦?找工作都遇到什么问题和难题了?怎么解决的饿?如何去定位?如何平衡自己和家庭的选择?每一种选择后面都有对大学的思考,这就是结果导向的路径选择。这对新大学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毕业生的忏悔或者骄傲的总结都是大一新生路上的明灯!

别说你不懂职场,你每周有没有去研究一份招聘启事?

很多人都会拿自己不懂职场,不了解职业作为借口,所以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准备!在还没有职业规划的时候,你可以定期去研究一些感兴趣的企业的网页、主打产品、领导讲话、企业发展计划和品牌规划。经常看企业的招聘信息,研究应聘条件。找到喜欢的公司,就可以早点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


你有没有和高年级师兄师姐走得近些?还是老想着师弟师妹快来?

其实大学里每年的迎新场面非常壮观,除了新生托着父母家人一起来外,就是庞大的迎新队伍也是,即师兄师姐,他们工作很累,流了很多汗,所以就湿兄湿姐了。特别很多师兄一旦失恋,或者找不到,被拒绝,因此他们就将希望放到了下一代师妹,大一新生。其实在职业发展中,师兄师姐是最好的人脉资源,特别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

难以确定目标没关系,关键要看看自己有什么能力,或者可以提高什么能力?

职场里永远要面临的问题就是你能做什么?

一般自己具备比较好的能力,一般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最近看了一个视频《“拇指姑娘”顾伊劼节目录像》,她是大三的一个学生顾伊劼,身高只有103公分的顾伊劼是一个“生活的高手”。书法、写诗、演讲、做志愿者、参加电台主持人选秀,都是她在不断实现的梦想。她的竞争力就是自己务必的乐观+敏捷的思维+良好的表达,再+自己的个子。因为应聘主持人,要么长的很好,要么长得很有特色,比如她。但其实还是她强大的势力。其实还是她很好的表达和反应能力,这是她长期锻炼的。


如果还没发现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力,那就要好好参加一些实践和工作,如果参加学生会有难度,那可以去自愿帮助一些教授老师做实验参加他们的课题

无论你什么专业,你是否想做管理?做管理不仅是学了几门专业核心课程,关键的是要知道你能不能很好地和一帮人相处,能不能管好一个团队?

其实人的职业发展可以比较笼统的分为四类:一是走技术路线,完全靠着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或者技术经验吃饭,比如说去工厂里做技术总监,或者做研发;二是走管理路线,用超好的领导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来领导和指导团队;三是技术+管理的路线,比如说大学里的校长、院长、系主任,研究所里的所长和领导等,这些职位都需要业务能力强,同时需要领导能力;四是自由职业,如:写作、画家、或者想干就干,只要干了有一定的收入就可以了!

如果想去做管理,可以尝试中间的两种可能,当然将专业和管理结合起来更佳!管理职位的要求你可以去浏览招聘广告,无非就是一些要求很好的领导力、人际关系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的能力等。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学生干部经验,就算列出来,其实在选的时候也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的,甚至要求干部越大越专越好!比如说高校招聘辅导员、行政人员都是要求学生干部经验,甚至直接上升到学生组织的头的要求!

所以,如果你想进牛企做牛职,如果想考公务员或者在事业单位做行政,你必须从大学开始,不停做主角。当然可以从配角开始做!!如果真是一直是很配的配角,这也只能证明你管理潜质一般!从现在开始,从班长、舍长、年级长、部长、主席等。


猜你喜欢

大学秘籍:为了将来自己喜欢的工作



公众号,微信

汇鱼网海峡创乐汇
汇鱼网海峡创乐汇